Google Assistant 在 Nest 上的操作
我负责设计语音如何控制 Nest 设备,以及这种控制如何保持安全、清晰且可追溯。我的工作涵盖操作语法、确认与失败机制、歧义消解、身份与权限,以及支撑这些体验的数据监测体系。原则与应用一致:要么执行请求,要么直说原因。
人不会用 API 动词说话,系统也不应要求这样。因此我们将自然语言映射到设备能力——“调到七十度”“打开风扇”“锁上前门”。房间上下文作为静默默认逻辑,设备名称作为覆盖逻辑。当目标对象不明确时,追问保持简洁:“要控制哪个恒温器——客厅还是卧室?”如果用户中途离开,系统立刻取消,而不是自行判断,以确保之后不会发生意外动作。
安全有其独特的规则。锁定可以一次完成,并配以简短确认;解锁则需要明确确认,并要求更高的身份信任。如果身份未知或权限不足,Assistant 会用一句话拒绝并提供下一步。确认时间窗口被严格控制,避免操作延迟触发。
语言在所有界面保持一致——语音、App 与通知传达同一含义。成功反馈为一句话加提示音:“前门已锁定”。失败则直接说明问题并指出解决路径:“无法锁定——门被阻挡。请重试或检查门栓。”离线不会虚构状态:“设备已离线。请检查 Connect。”当问题出现时,解决方案已经在眼前。
身份决定权限边界。有语音档案时,操作归属到家庭成员;无档案时,讲话者视为访客,仅能执行有限操作。每一次语音执行都会以统一的单行格式写入设备历史——“[姓名] 于上午 9:28 锁定”——让家庭成员明确知晓是谁在何时执行了操作。
我与数据科学家共同定义事件结构与成功指标,包括首次成功率、确认完成率与完成时长,并建立防护机制,如安全操作拒绝率、身份误判率,以及每千台设备语音流程关联的客服接触次数。我编写初始提示与确认文案,与文案设计师合作优化语气节奏,并与工程团队一起验证边缘场景,使语音反馈与 App 中呈现保持同步。该集成最终上线,并在后续版本中保持稳定,使语音在双手被占用时成为另一个可靠的控制界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