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 Assistant 在 Nest 上的操作

我作为产品设计师,常驻在数据集成工程团队中。实际工作中,我负责设计交互层:把自然语言映射到系统能力上,设定确认与拒绝的模式,设计歧义消解逻辑,保持应用、通知和语音之间的状态语言一致,并为流程加上埋点,以验证设计在真实使用中是否成立。

我们把这项工作定义为一个决策系统——用家的设备作传感器,用云端作记忆。这样,整栋充满联网设备的房子,就成了助理判断下一步该做什么的上下文。

这种系统的形态最容易在日常的小片段里看到。你说“锁上前门”。如果身份与策略允许,设备就执行动作,并以一条语音提示回应:“已锁上前门”。如果出现障碍,系统不会猜测,而是直接说明情况与解决办法:“无法上锁——门被阻挡。请再试一次或检查门栓。” 对于风险更高的动作,比如解锁,标准更严格。助理会要求明确确认,设定短暂响应窗口,如果身份无法确认,就用一句话拒绝并说明下一步。成功的操作会以同样的一行格式记录在历史中,方便家庭成员查看是谁、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。

调节温度同样遵循这一逻辑。有人在客厅说“调到七十度”,系统会根据房间上下文判断最可能的恒温器,并反馈实际变动结果。如果目标不明确,追问也简短:“请问是客厅还是卧室的恒温器?” 若用户中途离开,系统会取消请求,而不是在事后出其不意。语言风格与 Nest 其他界面保持一致,让恢复过程不显突兀。成功的反馈只有一句话;失败则如实说明问题并指向修复。离线状态不作假:“设备离线,请检查连接。”

决策系统的价值在于,一次交互无法解决问题时。助理能看到设备状态、最近错误与说话者身份;在云端,它能访问日程、知识库以及最合适的求助入口。于是,它会生成一个小计划,而不是机械地重复。若制冷失败且检测到压缩机故障,系统会跳过通用清单,直接给出与该家庭最匹配的步骤。若需转接客服,它会附上简短摘要与设备上下文,让对话不必从零开始。附近的屏幕还能在通话中显示最有用的追问与可选方案,并在结束后收集简评,让模型学习哪些路径真正有帮助。

我们以数据验证成果,而非凭直觉。与数据科学家一起,我定义了事件与成功信号:意图识别、确认完成率、完成时间。关键界面状态都有日志记录,确保每一步可追溯。安全类操作,我们重点监测拒绝率、身份误触发率,以及与语音流程相关的客服联系。提示语与确认文案由我起草,之后与文案写手一起调整节奏,删减多余音节。并与平台团队合作,确保解析与路由正确;与移动端和固件团队协作,保证确认状态反映设备实际行为。

最终上线的成果稳重而不张扬。自然语句对应真实能力;确认语简洁而明确;错误提示语言统一;历史记录让操作可追溯。助理利用家庭已有的信息,只在必要时提问,并在语音、应用和通知中以一致方式落地——让日常操作始终保持日常。♦

我作为产品设计师,常驻在数据集成工程团队中。实际工作中,我负责设计交互层:把自然语言映射到系统能力上,设定确认与拒绝的模式,设计歧义消解逻辑,保持应用、通知和语音之间的状态语言一致,并为流程加上埋点,以验证设计在真实使用中是否成立。

我们把这项工作定义为一个决策系统——用家的设备作传感器,用云端作记忆。这样,整栋充满联网设备的房子,就成了助理判断下一步该做什么的上下文。

这种系统的形态最容易在日常的小片段里看到。你说“锁上前门”。如果身份与策略允许,设备就执行动作,并以一条语音提示回应:“已锁上前门”。如果出现障碍,系统不会猜测,而是直接说明情况与解决办法:“无法上锁——门被阻挡。请再试一次或检查门栓。” 对于风险更高的动作,比如解锁,标准更严格。助理会要求明确确认,设定短暂响应窗口,如果身份无法确认,就用一句话拒绝并说明下一步。成功的操作会以同样的一行格式记录在历史中,方便家庭成员查看是谁、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。

调节温度同样遵循这一逻辑。有人在客厅说“调到七十度”,系统会根据房间上下文判断最可能的恒温器,并反馈实际变动结果。如果目标不明确,追问也简短:“请问是客厅还是卧室的恒温器?” 若用户中途离开,系统会取消请求,而不是在事后出其不意。语言风格与 Nest 其他界面保持一致,让恢复过程不显突兀。成功的反馈只有一句话;失败则如实说明问题并指向修复。离线状态不作假:“设备离线,请检查连接。”

决策系统的价值在于,一次交互无法解决问题时。助理能看到设备状态、最近错误与说话者身份;在云端,它能访问日程、知识库以及最合适的求助入口。于是,它会生成一个小计划,而不是机械地重复。若制冷失败且检测到压缩机故障,系统会跳过通用清单,直接给出与该家庭最匹配的步骤。若需转接客服,它会附上简短摘要与设备上下文,让对话不必从零开始。附近的屏幕还能在通话中显示最有用的追问与可选方案,并在结束后收集简评,让模型学习哪些路径真正有帮助。

我们以数据验证成果,而非凭直觉。与数据科学家一起,我定义了事件与成功信号:意图识别、确认完成率、完成时间。关键界面状态都有日志记录,确保每一步可追溯。安全类操作,我们重点监测拒绝率、身份误触发率,以及与语音流程相关的客服联系。提示语与确认文案由我起草,之后与文案写手一起调整节奏,删减多余音节。并与平台团队合作,确保解析与路由正确;与移动端和固件团队协作,保证确认状态反映设备实际行为。

最终上线的成果稳重而不张扬。自然语句对应真实能力;确认语简洁而明确;错误提示语言统一;历史记录让操作可追溯。助理利用家庭已有的信息,只在必要时提问,并在语音、应用和通知中以一致方式落地——让日常操作始终保持日常。♦